姓李的宝宝名字大全

舞墨起名 > 百家姓

姓李的宝宝名字大全

部首:木

五行:火

读音: lǐ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7

笔顺:横、竖、撇、捺、横撇/横钩、竖钩、横

部首:木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7

起源

李姓主要源自:嬴姓、姬姓。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国形成了围绕中原地区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带,这个地带由冀豫鲁、晋陕、川湘赣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组成。

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时期,李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李姓总人口减少了10%。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面对战乱和屠杀的受害群体首先是大姓汉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区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明朝时期,江西为李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13.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地,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7%。其次分布于浙江、江苏、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间,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减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的赣苏浙闽、华北的晋冀豫鲁两大块李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2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38%。从明确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万激增到近9200万,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李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四川南部、豫冀鲁晋大部、甘肃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图面积的18%,大约30%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陕甘宁蒙大部、川东、重庆、黔湘鄂、桂粤大部、苏皖北部、山东东部、辽宁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约占了国图面积的36%,大约51%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赣浙闽台、苏皖大部、桂南、海南、粤东、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约占了国土面积的21.6%,大约19%的李姓人口居住于此。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赵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将秦代原有的邯郸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2世纪末)改为赵郡。相当于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此外还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青莲堂: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便以“青莲”作堂号,永示缅怀。

此外还有赵郡堂,平棘堂等。

一、

李姓分布: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9%,为中国第一大姓。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而在东南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李姓起源:

1、源自嬴姓。帝高阳氏之裔陶为尧大理(掌刑法长官),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商纣王之时,理徵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正逃难至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2、汉中李氏源出巴西宕渠(故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氐人,天下大乱,后迁于汉中杨车坂,魏武帝克汉中,李虚率众归顺,拜为将军又迁于略阳北土,复号巴氐,见《晋书》。

3、北魏时改代北叱李氏为李氏,见《魏书·官氏志》。

4、阆州李氏丁零(即高车族)人,源出代北鲜于氏,世为豪族,后乞赐姓李,见《旧唐书》、《金石萃编》。

5、太原李氏,源出回鹘。唐时阿跌部落在贞观时内附,以部为氏,后因功赐姓李氏,遂家于太原,见《新唐书》等。

6、京兆李氏,源自契丹,其先为契丹酋长,见《通鉴》。

7、金城李氏,源自沙陀,其先本号朱邪,出于西突厥人。唐贞观中,沙陀都督朱邪尽忠归顺,赐姓李氏,遂为沙陀贵种,见《旧五代史》等。

8、杨城,妫州李氏,源自奚人,亦为唐所赐姓,见《新唐书》。

9、高平李氏,源自靺鞨人,隋末有突地稽部酋长,率部归,居营州,授金紫光大夫、辽西太守,后徒高平,赐姓李,见《新唐书》。

10、幽州李氏,源自靺鞨人,其先本姓茹茹,唐时茹常居幽州,以战

李姓名人:

李耳,周时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著《道德经》。

郡望:

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江夏、梓潼、范阳、广汉、梁国、南阳。

其他:

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李姓曾被迫改用玉理、岩理、理光、中里、金里、里见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均恢复为李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2018年22014年2
2013年22007年22006年1
1995年21987年11982年3
明朝3元朝3宋朝2
北宋4

李姓好听名字推荐

李叙伯 李梦若 李敏绮 李雨檀 李璟一 李铭乐 李蕊熙 李骏彪 李昱文 李谨佑 李祥柱 李美泽 李美煜 李景弘 李沁榕 李夏琰 李怡佳 李璐莎 李霁桐 李美历 李果峰 李金钰 李璐园 李沛欣 李烨珊 李相仕 李道铠 李霁恒 李依辰 李海雪 李珍至 李陌珂 李煕涵 李露晨 李苏萌 李怡铄 李御天 李玮钒 李肖泽 李震廷 李维妍 李竞熠 李慧明 李奕铮 李梦洋 李金临 李佳念 李金沛 李昱麒 李赟睿 李璟妧 李玉麒 李敏琪 李宸兮 李龙旭 李林灿 李烨熙 李翊华 李丹阳 李和庭 李俊希 李昕雅 李瑞棣 李祖杰 李浩诚 李铭槿 李森德 李瑞羽 李宗祥 李祥煜 李莫炎 李卿妍 李梦杰 李斯源 李华羽 李冰卿 李承煊 李叶烨 李泰然 李芯逸 李贝暖 李怡萱 李缘媛 李庆波 李梓柠 李煜炀 李坤成 李毅恺 李奕馨 李宏硕 李智宸 李潇翊 李睿寒 李一昂 李智鑫 李悦政 李逸城 李沅浩 李秭妤 李烨杰 李馨乔 李知齐 李佳馨 李博亿 李君薇 李忻念 李远鑫 李钟亦 李金欢 李琛奕 李雯萱 李锦标 李乾楷 李梦汐 李熙博 李炎曦 李籽乾 李灏祥 李月枫 李玉丞 李辰熹 李诗沫 李卓怡 李悦煕 李超凡 李栩轩 李权淼 李奕龙 李梓钥 李绍鑫 李润成 李小之 李卓智 李熙妹 李家熹 李亚昭 李苏嘉 李秉臻 李锦烨 李明德 李璟晗 李柏言 李瑾锐 李致祺 李箫涵 李锦翔 李秋荟 李鸥青 李贤喆 李芃煜 李钰旻 李泽伦 李夕泽 李芊懿 李月茹 李沫阳 李润琴 李长润 李矾逸 李玉琦 李甜果 李子绮 李乐帆 李胜雪 李金丞 李铭寅 李霞睿 李瑞丽 李瞻淇 李振锋 李剑君 李政朗 李晓星 李曼汝 李素妍 李柯妮 李芋憬 李子露 李牧泊 李小冉 李宗弈 李童伟 李荣栋 李誉青 李嘉峻 李博天 李涵婕 李玉洋 李荣骏 李泽楠 李曼睿 李铄源 李沁月 李路瑶 李紫宣 李念知 李林航 李世纪 李睿祎 李立露 李宜航 李易天 李芮宁 李星赫 李则畅 李瀚雯 李妤锦 李浩炜 李志东 李悦维 李佳祖 李琳莉 李忻翰 李明朝 李继龙 李艺均 李欣悦 李雨时 李嘉雷 李世晟 李天夕 李晋宁 李雨池 李亚菲 李妍然 李昕易 李博宥 李择恩 李春乾 李慕菲 李佳琴 李青峰 李浩宣 李翀晗 李伯然 李王林 李稀柠 李心晴 李心钥 李荣玉 李志凯 李江娜 李梓翔 李彦歆 李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