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荆的宝宝名字大全

舞墨起名 > 百家姓

姓荆的宝宝名字大全

部首:刂

五行:水

读音: jīng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9

笔顺:横、竖、竖、横、横、撇、竖、竖、竖钩

起源

荆姓主要源自:芈姓、姜姓。

荆(Jīng )姓源出有四:

荆姓起源一

源于芈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荆州),国号为荆,君主称为荆君。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上的记载,楚国的旧国号是荆,荆氏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又说周朝楚国的别称为荆,国民以国为氏。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帝之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于是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所属部落族人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就是楚之先祖。

周襄王姬郑十四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楚成王派兵救郑国,与宋国军队大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射伤意欲称霸的宋襄公并击败宋军,楚国军威大振,其时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在楚成王继位改荆为楚以后,以前历代荆君的庶出子孙者,即有以原国号为姓氏者,称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荆氏正宗。

荆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为居于秦国的楚氏避秦庄襄王嬴楚之讳所改,属于以国名为氏,或避讳改姓为氏。芈姓之后原有以国为姓的楚氏,其中有一支楚氏族人居于秦国,在斯地生息繁衍。后在先秦时期因避秦庄襄王嬴子楚的名讳,改以原国名“荆”为姓氏,称荆氏,世代相传至今。

芈姓荆氏族人皆尊奉楚君熊绎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荆氏合谱。

荆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末期齐国庆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战国末期,齐国有庆氏一族,是公孙庆克的后裔子孙,后因故有改姓为荆氏者,逐渐形成江南荆氏一族。公孙庆克,是齐桓公姜小白的庶孙,即齐桓公之子姜无亏的儿子。公孙庆克的儿子后来以父名命氏,称庆氏,形成了一个庆氏大家族。在春秋时期,齐国公孙庆克的后裔中有著名的庆封,在晋国还有庆郑,皆为齐桓公之支庶。在先秦时期,被燕国太子丹收买并派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的著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刺客荆轲,即是该支由庆氏分衍的荆氏族人。

姜姓荆氏皆尊奉公孙庆克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荆氏合谱。

荆姓起源四

始祖荆王贾(高帝从兄也)后人

历史上荆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荆姓大约有4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约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一十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湖北一带。明朝时期,荆姓人口骤减,大约有1万8干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山东、湖南、河北等地。山西为荆姓第一大省,约占荆姓总人口的一半。

当代荆姓分布与图谱

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当代荆姓的人口大约有23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十六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荆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黑龙江,这四省区大约占荆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吉林、山东、陕西、辽宁、江苏等地。荆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吉林大部、河北:西南、山西南部、陕西中部和东南、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重庆北端,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最高可达1.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2%,居住了大约47%的荆姓人群。在内蒙古中部、宁夏大部、甘肃东南、陕西北部和西南、晋冀鲁辽大部、吉林南端、河南北部和东部、江苏西北、安徽北部、鄂渝中部、湖南北段、四川东北,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4%居住了大约36%的荆姓人群。

今黑龙江省的安达市、虎林市、兰西县、齐齐哈尔市、五大连池市、哈尔滨市,河南省的洛阳小浪底市、巩义市、郑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县、新乡县、开封市、南阳市、漯河市舞阳区、平顶山市、灵宝市、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德州市齐河县、日照市莒县、龙口市、聊城市莘县、淄博市桓台县、蓬莱市、临沂市、枣庄市、莱阳市、潍坊市高密、东营县、菏泽市、金乡县、临清县、聊城市、茌平县、威海市石岛、日照市岚山区,吉林省的长春、延边地区、白城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泊头市、黄骅市、香河县,山西省的阳泉市、平陆县、临猗县、永济市、太原市、石鹿县、朔州市,陕西省的安康县、杨凌县、洛川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丹东市、鞍山市,江苏省的徐州市、镇江市、沛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重庆市的合川县,湖南省的辰溪县,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太和县、涡阳县和凤台县,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荆氏族人分布。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广陵邑。秦朝时期置为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广陵并入江都。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邠庆堂:宋朝的将领荆嗣,累立战功。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宋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他一生经一百五十余战,未尝败北。

此外,荆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受祉堂”、“临保堂”、“笃庆堂”、“保庆堂”、“留余堂”、“垂裕堂”、“留青堂”、“裕后堂”、“永恩堂”、“启佑堂”、“宝善祠”、“广宗堂”、“培源堂”、“昌后堂”等;分堂“谷贻堂”、“留青堂”等。

一、jīng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昌乐、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芈姓。楚国旧号荆,此未号楚之前受氏也。”此以国为氏。

2、《姓氏考略》注云:“又有庆姓改荆者,荆卿是也。”荆卿,即战国时荆轲,齐人,本庆姓,迁居於卫,称庆卿,后到燕国,称荆卿。望出广陵。后梁有荆浩;宋代有荆伯玠,太平兴国登科;明代有荆茂;清代有荆道乾,安徽巡抚。

二、(荊)

荆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7%。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荆姓人口22%。

荆姓起源:

1、系自芈姓。楚旧号荆,此为未改国号前之受氏。季连封国,荆楚一也,见张澍《姓氏五书注》。

2、春秋时齐国庆氏,至卫者改姓荆。

3、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荆姓名人:

荆轲,战国时齐人,刺秦王未遂。

郡望:广平、广陵。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912018年2014年
2013年2632007年2006年266
1995年2841987年2881982年276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99

荆姓好听名字推荐

荆浩然 荆琼雅 荆安卿 荆天佑 荆依冉 荆卓然 荆熙晴 荆鑫源 荆泽希 荆若欣 荆浩桐 荆子诚 荆涵倩 荆嘉择 荆小耕 荆浩宸 荆昱宣 荆杰楷 荆语辰 荆昊哲 荆沛卓 荆前程 荆键涛 荆冠澍 荆诗乐 荆鑫杰 荆莹玉 荆忠泽 荆柔汐 荆子墨 荆安然 荆嘉怡 荆克栋 荆佳男 荆小溪 荆若琪 荆可昕 荆季彰 荆涵聪 荆宇艺 荆若云 荆雅宁 荆满元 荆鑫译 荆宇忆 荆乐溪 荆云倩 荆泽璋 荆彦骏 荆欣蕊 荆嘉力 荆诺琛 荆志伟 荆兆海 荆文烁 荆言溪 荆晟煦 荆瑞汐 荆御之 荆柏睿 荆罗惜 荆皓轩 荆志飞 荆筱沫 荆博文 荆思涵 荆心雨 荆雨博 荆朵溪 荆若喻 荆开心 荆湘宸 荆艺冉 荆穆泽 荆雅萱 荆自伟 荆宇暄 荆美侠 荆馥榕 荆鑫洋 荆弈丞 荆楚锐 荆茂军 荆语恬 荆博桐 荆旭浩 荆志奇 荆研霏 荆宜伟 荆泉锐 荆赟乐 荆欣语 荆碧君 荆思妤 荆体亮 荆其晟 荆梓皓 荆云翰 荆少睿 荆佳楠 荆诗璐 荆浩锐 荆宝隆 荆雅笙 荆译航 荆启贤 荆茂涵 荆思博 荆心忱 荆艳鑫 荆子苹 荆良源 荆豪杰 荆玉荣 荆睿才 荆文琪 荆惠帝 荆雨欣 荆依云 荆诗茵 荆晨谣 荆伟军 荆可泓 荆海枫 荆宜辰 荆鑫毅 荆语薇 荆子允 荆一鸣 荆力韬 荆瑞玺 荆雅涵 荆可欣 荆劭铭 荆涵絮 荆湘涵 荆文丰 荆煜婷 荆广贺 荆震铄 荆鸿杰 荆楚轩 荆诗怡 荆锡明 荆泽强 荆俊凯 荆晨瑶 荆皓培 荆岩逸 荆胤修 荆瑞熙 荆勐晗 荆皓程 荆俞元 荆斐钰 荆馨言 荆思宁 荆兆缘 荆安琪 荆绍瑞 荆雯妤 荆梦露 荆鑫悦 荆子渊 荆瀚岚 荆岩圣 荆泽睿 荆良蕊 荆晟睿 荆广盛 荆浩鸣 荆若涵 荆佳瑶 荆思雅 荆佳柠 荆熙晗 荆佩奇 荆新洋 荆羽晗 荆欣怡 荆伟喆 荆洪勤 荆季源 荆可萱 荆浩阳 荆奕皓 荆思语 荆锡铭 荆笑薇 荆晓宇 荆弘书 荆御民 荆清谷 荆子沐 荆瑜晨 荆跃灵 荆蕴莉 荆凌云 荆煜博 荆祎弘 荆锦喆 荆孜依 荆如柏 荆政旭 荆语艺 荆彤钦 荆奕博 荆予诺 荆舒苒 荆诺宸 荆愉民 荆宇彬 荆欣悦 荆若岚 荆小丽 荆馨怡 荆钰涵 荆宇森 荆文鑫 荆博钰 荆诗淼 荆梓宸 荆昭福 荆昕妤 荆渝轩 荆诗悦 荆诗雨 荆诗音 荆烁然 荆辉力 荆璐瑶 荆海斌 荆康华 荆天铭 荆宛祎 荆聆伦 荆浩翔 荆译绅 荆子铭 荆梓倩 荆泽灵 荆竣悦 荆泽旭 荆靖瑶 荆宏峰